保卫宝宝的第一口粮食
每年8月1日至7日为“世界母乳喂养周”,这是由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(WABA)组织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的活动,旨在促进社会和公众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和支持母乳喂养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推荐的婴幼儿最佳喂养方式是从出生到6月龄的纯母乳喂养,此后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,同时自婴儿6月龄开始,及时、合理、适量且安全地添加辅食和进行辅食营养补充,以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。
但是,据统计显示在6个月以内的婴儿中,只有40%是纯母乳哺育,其中只有45%会继续母乳哺育至2岁及以上。是什么夺走了宝宝的第一口粮食呢?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常见的母乳喂养误区吧。
答:千万不要!
健康妈妈产后1小时即可分泌少量的淡黄色初乳,初乳虽少但含有特别多的生物活性物质,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、乳铁蛋白、瘦素、胃饥饿素及表皮生长因子、转化生长因子等等。
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如同保护罩,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护刚出生的宝宝免受病原菌的危害,促进生长发育。
妈妈每天分泌的初乳量约为45ml左右,虽然量很少,但是这时新生婴儿的胃容量也只有5ml左右,因此初乳完全能满足新生儿所需的全部营养。大多数妈妈会在分娩2~3日后开始分泌更多的乳汁,并且吮吸越多母乳分泌就越多。
妈妈的奶那么稀能有什么营养,何况奶粉里还加了ARA、DHA,宝宝吃了不是更聪明?
答:你可不要以貌取人!
其实,母乳中含有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,完全能够为孩子提供适量、合理的蛋白质、脂肪、乳糖、维生素、铁和其他矿物质、酶和水,而且母乳中这些营养素更容易消化吸收。
它可以为6个月以下的孩子提供所需要的全部营养,为6~12个月的孩子提供一半的营养,为12~24个月的孩子提供1/3的营养。母乳中含有足够的水分,即使在非常干燥和炎热的气候下也可以满足孩子的需要。
答:不一定!有一种饿叫奶奶饿。
宝宝哭闹并不一定都是饿了,宝宝在饥饿时可能有如下表现:从睡眠中醒来,转动脑袋,好像是在寻找乳房一样,吮吸其手、嘴唇或舌头,哭闹等。
当出现上述表现时,妈妈就应该立即哺乳了。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,但一般每天喂奶的次数可能在8次以上,出生后最初会在10次以上。随着婴儿月龄增加,可逐渐减少喂奶次数,建立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。婴儿异常哭闹时,应考虑非饥饿原因,积极就医。
妈妈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情况来判断乳汁是否分泌充足:
①婴儿每天能够得到8 ~ 12次较为满足的母乳喂养;
②哺喂时,婴儿有节律地吸吮,并可听见明显的吞咽声;
③出生后最初2天,婴儿每天至少排尿1、2次 ;
④如果有粉红色尿酸盐结晶的尿,应在生后第3天消失;
⑤从出生后第3天开始,每24小时排尿应达到6 ~ 8次;
⑥出生后每24小时至少排便3、4次,每次大便应多于1大汤匙;
⑦出生第3天后,每天可排软、黄便4 ~ 10次。
总之,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,您怎么知道那不是她/他的最爱,不要轻易放弃妈妈给新生儿宝宝最好的人生第一份礼物。
审稿专家:武汉儿童医院 梅艳
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,用于公益传播。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,如有侵权,请留言联系删除。
▼更多家庭护理 ▼
【药盾公益】官方公众号(PSMChina)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、中国药学会,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——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,广汇资源,凝聚力量,促进公众用药安全。